-
高強度螺栓是鋼結構施工中最普遍常見的施工內容,所有鋼結構工程師都會覺得熟悉得不能再熟悉了。然而事實可能并非如此,今天我們從最基本的概念的入手,帶你重新認識高強度螺栓,可能會顛覆你最基本的認識。
-
鉸削余量鉸削余量是留作鉸削加工的切深的大小。通常要進行鉸孔余量比擴孔或鏜孔的余量要小,鉸削余量太大會增大切削壓力而損壞鉸刀,導致加工表面粗糙度。余量過大時可采取粗鉸和精鉸分開,以保證技術要求。
-
如何給車床主軸增加扭矩?如何給車床主軸增加扭矩?
-
45鋼制曲軸是摩托車發(fā)動機的重要零件之一,它的作用是將活塞的往復運動轉換為曲軸的旋轉運動,并在作功行程中連續(xù)承受活塞連桿組傳來的力而輸出扭矩。因此,曲柄在工作中既要承受很大的轉矩又要承受交變的彎曲應力,這就要求零件具有較高的強度、沖擊韌度、疲勞強度和耐磨性。
-
落料模型腔的錐度與直身連接部分,理論上為直線棱角,但用慢走絲加工后,有時候會出現(xiàn)“刃帶不齊”的問題,也就說這條直線不直了,甚至用肉眼都能明顯看出問題。
-
U鉆首先來說與普通鉆頭的區(qū)別就是U鉆使用刀片周邊刀片和中心刀片,在這個角度上看,U鉆和普通硬鉆的關系其實跟機夾車刀和焊接車刀的關系差不多,刀具磨損后無需重磨直接更換刀片即可。
-
電主軸是高速加工機床的關鍵重要部件,其壽命一般在10 000h左右,電主軸檢測、保養(yǎng)及預防性維修對于保證其正常運轉、延長使用壽命有重要意義,本文對電主軸檢測及預防性維修技術進行一些探討。
-
隨著現(xiàn)代制造加工技術的不斷發(fā)展,數控加工設備和其配套的CAM 系統(tǒng)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和發(fā)展。CAM 系統(tǒng)生成的加工刀具軌跡(即走刀方式)是控制設備加工運作的核心,它直接影響加工工件的精度、表面粗糙度、總體加工時間、機床刀具的使用壽命等多個方面,最終決定生產效率。
-
近年來,我國國民經濟迅速發(fā)展,隨著人口密集度和交通壓力的增加,各種基礎設施建設工程不斷展開,軌道交通、市政管網、水利等將建設大量隧道,而有“地下航母”之稱的盾構機在其中發(fā)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
傳統(tǒng)鉆削與螺旋銑孔加工工藝,它們有什么區(qū)別?
-
工件加工過程機床的位置信息是研究切削參數與工件加工品質映射關系的重要數據之一。以Sinumerik 802D數控系統(tǒng)為例,研究了零件加工過程機床運行數據( 機床各軸實時位置、主軸轉速以及進給速度) 的在線采集方法
-
在數控車床上車削螺紋時,經常會遇到這樣的問題:(1)車螺紋中途螺紋刀損壞。(2)想換一把螺紋精車刀高速精車螺紋。(3)螺紋車好后卸下再測量,發(fā)現(xiàn)深度不夠。遇到這些同題時我們往往束手無策,因為換刀或工件重新裝夾后,螺紋刀難以對準原螺旋槽,起始位置找不準,總是亂牙。
-
工業(yè)機器人周邊運動控制部分主要有伺服控制、步進控制、變頻控制三大部分,下面讓我們來一一解答這些控制要點
-
工裝夾具設計一般是在零件的機械加工工藝過程制訂之后按照某一工序的具體要求進行的。制訂工藝過程,應充分考慮夾具實現(xiàn)的可能性,而設計工裝夾具時,如確有必要也可以對工藝過程提出修改意見。工裝夾具的設計質量的高低,應以能否穩(wěn)定地保證工件的加工質量,生產效率高,成本低,排屑方便,操作安全、省力和制造、維護容易等為其衡量指標。
-
結合硬質合金鉆齒模體設計改進的成功實例,介紹了為提高效率、縮短模具生產周期和降低模具成本對鉆齒模體結構進行的優(yōu)化設計。通過對成形模體內部結構進行改進,將原來電加工成形的工藝調整在精磨工藝上完成。
-
本文針對大直徑端齒盤齒部加工難點,改進工藝路線,優(yōu)化精加工方法和包裝運輸要求,消除不利因素,解決了加工過程中的變形和精度低問題。
-
工廠使用精密數控機床(加工中心、電火花、慢走絲等機床)進行高精密加工,你是否有這樣的經驗:每天早上開機進行加工,首件的加工精度往往不夠好;長假后開機加工的首批零件往往精度很不穩(wěn)定,在高精度加工時失敗概率極高,尤其是位置精度。
-
滾珠絲桿的安裝精度直接影響零件的加工精度,在安裝絲桿時必須保證其安裝精度滿足相應的要求,絲桿安裝時的精度測量是機床裝配工藝上尤為重要的一道工序。針對數控車床滾珠絲桿安裝時打表檢測困難、精度低的情況,設計一種結構簡單、使用方便、測量快速準確的測量裝置,能同時測量滾珠絲桿相對于床身基準面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的精度。
-
平床身數控車床的兩根導軌所在平面與地平面平行。斜床身數控車床的兩根導軌所在平面則與地平面相交,成一個斜面,角度有30°,45°,60°,75°之分。從機床側面看,平床身數控車床的床身呈四方形,斜床身數控車床的床身呈直角三角形。
-
當鏜孔加工性能下降時,其原因可能是某種特定因素造成的,也可能是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這些因素包括工件穩(wěn)定性、加工余量的大小、工具系統(tǒng)的剛性、刀片牌號和幾何形狀、切削速度和進給率與刀具性能的匹配性。
共2179條記錄,每頁顯示20條,當前第60/109頁
[首頁] [上頁] [57] [58] [59] [60] [61] [62] [下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