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官方正式宣布載人登月時間表,將在2030年前實現(xiàn)中國人首次登陸月球,美媒集體陷入“十萬火急”的狀態(tài),NASA已向國會發(fā)出請求,增加投資力度應對中國登月計劃的所謂“威脅”。
據(jù)環(huán)球網(wǎng)報道,在5月29日舉行的神舟十六號載人飛行任務新聞發(fā)布會上,中國載人航天工程新聞發(fā)言人、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副主任林西強介紹了中國載人航天工程下一步的發(fā)展計劃。林西強透露,近期,中國載人月球探測工程登月階段任務已啟動實施,總的目標是:2030年前實現(xiàn)中國人首次登陸月球。
據(jù)了解,中國人首次載人登月計劃,包括開展月球科學考察及相關技術試驗,突破掌握載人地月往返、月面短期駐留、人機聯(lián)合探測等關鍵技術,完成“登、巡、采、研、回”等多重任務。該計劃有利于我國形成獨立自主的載人月球探測能力,將推動載人航天技術由近地走向深空的跨越式發(fā)展,深化人類對月球和太陽系起源與演化的認識,為月球科學的發(fā)展貢獻中國智慧。
不可否認的是,隨著近年來太空探索熱潮的興起,月球重新受到外界關注,目前多國都公布了各自的載人登月計劃,其中最受關注的是美國旨在重返月球的“阿爾忒彌斯”計劃。根據(jù)美國航空航天局(NASA)此前公布的計劃,最早將在2025年的“阿爾忒彌斯3號”任務中真正實現(xiàn)載人登月。值得一提的是,當中方首次正式對外公布載人登月時間表后,美國便有些坐不住了,美媒更是集體陷入“十萬火急”的狀態(tài),對該消息紛紛進行報道,有美媒援引NASA局長比爾·納爾遜的話稱,“美國正在參與一場新的‘太空競賽’,只不過這次的對手是中國”;另有評論稱,中方的聲明是在同美國爭奪太空領域的背景下作出的,這反映了中國對美方全球影響力的競爭;此外,更有美媒以“中國正在加倍押注等于競賽”為標題報道中國登月計劃的狀況,稱中國制定了與“阿爾忒彌斯”計劃類似的登月計劃路線圖,引起了NASA和美國政府的重點關注。
之所以中國的載人登月計劃如此引發(fā)美方的關注,主要是因為當前NASA為自身的處境感到不妙,納爾遜在接受采訪時稱,美國雖然有信心在中美登月競賽中贏得勝利,但留給美國的時間已經(jīng)不多了,其主要原因是NASA在載人登月問題上的預算不足,“阿爾忒彌斯”計劃面臨資金短缺的問題。說得直白點就是兩個字,“缺錢”。為此,NASA不得不向美國國會請求增加預算。根據(jù)今年3月份白宮提交的2024年預算草案顯示,NASA在2024年度的預算為272億美元,比今年高出18億美元。其中為“阿爾忒彌斯”月球探索計劃安排資金為81億美元,從今年10月1日開始一直持續(xù)到 2024年9月30日。然而,現(xiàn)實是,NASA在“阿爾忒彌斯”計劃的資金控制完全沒有節(jié)制,從2012年到2028年,NASA將在“阿爾忒彌斯”計劃上花費大約1025億美元。在此情況下,即便是國會增加預算,也難填補這巨大的空缺。
值得注意的是,2005年,美國承諾要在10年之后“重返月球”,結果沒有如期完成。2017年,NASA又提出了“阿爾忒彌斯”計劃表示要在2024年實現(xiàn)載人登月的目標,并且在2028年在月球上建立“永久基地”。有美媒指出,“該計劃能否如期實現(xiàn),還取決于很多未知因素,包括火箭研制進度、前兩次飛行任務情況、新艙外航天服的開發(fā)進度以及載人著陸系統(tǒng)的可用性評估”。而NASA承認,該航天服的研制進度遠低于預期。結合當下的情況來,不排除美國的“阿爾忒彌斯”計劃有繼續(xù)往后推遲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