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昌艦前出編隊100海里,追著美國航母跑了二十多天,在電子對抗中占據上風,硬生生逼走了整支美軍艦隊!
-
之前看中央大街鋪地毯、飯店給凍梨切片,哈爾濱人雖然心里有點酸,還能保持基本的體面。但當最近“黑龍江特產蔓越莓”的熱搜一出,最后一批硬撐著的本地人終于毫不掩飾、從里往外地當場破防了。
-
智能手機廠商小米發(fā)布了一款電動汽車——這讓汽車行業(yè)為之震驚。因為這不是一款普通的電動汽車:現在的“小米SU7”在技術上可與業(yè)內頂尖車型相媲美
-
2024年即將爆發(fā)的十大行業(yè),7個令人意外:展望2024年,各行各業(yè)將會發(fā)生什么變化?哪些行業(yè)將迎來大爆發(fā),以及哪些行業(yè)將是值得重點關注的投資領域?
-
由于半導體生產的高精密特點,地震成為日本完善本土半導體供應鏈的不確定因素
-
在亞洲三國中,韓國和日本都因為戰(zhàn)爭的契機,擁有了引以為豪的技術,韓國擅長半導體,日本則精于精密機床。而中國,歷史上就是被稱為“天朝上國”的國家,如今的我們在科技領域取得了什么樣的超越呢?
-
你發(fā)現沒有:工業(yè)明珠越來越少了?
-
我國邁入制造強國面臨的主要問題與措施建議,單忠德院士分析了我國制造強國建設取得的成就,深刻剖析了我國邁入制造強國面臨的主要問題與措施建議
-
德媒:德國向中國廉價商品屈服,作者強烈抨擊中國商品
-
日本捷太格特集團旗下,機床品牌(原“TOYODA”)和軸承品牌(原“Koyo”光洋)等所有事業(yè)品牌,自2022年4月起統(tǒng)一為“JTEKT”。
-
那些原來光鮮的老板群體,有接近1/3失去了穩(wěn)定的收入來源,生意捉襟見肘,甚至連高爾夫球都打不起了;有1/3陷入糾纏,或是忙于躲債,或是忙于催債,總之不得安生;至于那些之前積累下浮財的人,一心只想著轉移資產,遠遁海外,只有不到10%的人,還能安安穩(wěn)穩(wěn)地做生意
-
我國的汽車年出口什么時候能達到1000萬輛
-
關于中國制造的五個誤解和五個懸念:中國制造業(yè)正行進在從“世界工廠”到“全球化制造”的路上,道阻且長,關鍵是找到自己的節(jié)奏
-
小米超級壓鑄機來了,雷軍公布了小米的超級大壓鑄技術,即9100t一體化壓鑄工藝,同時小米還自研高強高韌免熱處理環(huán)保壓鑄材料“泰坦合金”,號稱使用30%循環(huán)鋁,配方數量1016萬種,測試數量1550次
-
烏克蘭專家親述在華建設真實待遇,20世紀90年代至2000年前后,中國提出了一系列“人才引進”的計劃,積極吸引烏克蘭技術人員與軍工專家來華工作。相較于那些言而無信的國家,中國以其真誠之舉成功吸引了大批烏克蘭專家前來
-
2024年,中國經濟形勢的通盤思考.新的一年新氣象,都說一年比一年好。然而,彭博社等一些西方媒體卻在一個勁地炒作,2024年中國可能會比2023年更加艱難,日子會更加的難熬
-
一大批“隱形冠軍”在崛起:中國,包括港澳臺,現在進入世界五百強的已經有129家企業(yè),美國是121家。但是客觀來講,大家可以看到,我們這129家企業(yè)中的絕大多數只能稱之為五百大,大而不強壯,跟真正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級企業(yè)相比,差距還很大
-
德“汽車教父”杜登霍夫:中國是新能源汽車產業(yè)“心臟”
-
長沙思勝智能設備有限公司成功舉辦LKG6040數控高精度內榫槽拉床新產品下線推介會,湖南省、市、縣工信科技部門相關領導,行業(yè)專家、學者共同見證新產品下線。
-
日本最大的問題不是豐田不想搞新能源,而是豐田不搞,為什么就相當于日本不搞?
共9689條記錄,每頁顯示20條,當前第29/485頁
[首頁] [上頁] [26] [27] [28] [29] [30] [31] [下頁] [尾頁]